连江县教育局文件
连教体〔2017〕3号
关于做好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
工作的通知
各中小学、民办幼儿园:
春季伊始,是诺如病毒疫情极易传染期,尤其是学校、幼儿园师生易受传染性病毒感染。为确保全县师生的身体健康,现就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(民办园由中心校负责):
一、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。各学校、幼托机构要高度重视,认真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措施。要加强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,饮用自备水的学校,要切实做好消毒工作,使用桶装水的,要定期进行饮水机清洗消毒;要加强食堂管理,落实食品采购、清洗、保存、烹饪和餐具消毒等各个环节的卫生管理,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,如有发热、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的,应暂停岗位工作,要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,做好教室、宿舍、开窗通风。
二、开展疫情隐患排查。各学校、托幼机构要在近期组织一次饮水卫生和食堂食品安全排查,(县局联合相关部门将进行拉网式检查)包括桶装水进货合格证、保质期、饮水机清洗消毒情况,自备水有无水源污染、落实消毒制度情况,以及食堂卫生管理情况等,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,以消除传染病疫情隐患。使用自备水和二次供水的学校,要求在2月25日前进行检测。
三、加强腹泻病例监测、报告工作。各学校、幼托机构要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监测制度,发现腹泻等学生要及时送医院就诊,做好因病缺课监测、报告工作,对短期内发生多例腹泻病例的,要及时向县教育局,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所在地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报告。同时要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、筛检,发现腹泻病例异常增多的情况要及时报告。密切关注感染性腹泻疫情动态和舆情监测。
四、广泛普及防病知识。各学校、托幼机构要利用班会、多媒体、LED屏、课前教育、宣传栏等,开展诺如病毒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,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不喝生水和未熟食品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防病工作的业务指导,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。
附件:1.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知识
(此页无正文)
连江县教育局
2017年2月16日
抄送:局领导,存档 。
连江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7年2月16日印发
附件:
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知识
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,具有发病急、传播速度快、涉及范围广等特点,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。诺如病毒感染性强,主要通过肠道传播,常在学校、托幼所、餐馆、医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。
一、临床表现
潜伏期多在24—48小时,最短12小时,最长72小时。感染者发病突然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 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,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,无粘液脓血。此外,也可见头痛、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。
二、传播途径
以肠道传播为主,可通过污染的水、食物、物品、空气等传播,如饮用(食用)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、食物、饮料,直接接触到感染者(如照顾病人、与病人同餐或共用餐具),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等。
三、治疗方法
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,以补液等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,愈后良好。
四、预防措施
1、个人预防措施
(1)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多开窗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(2)提倡喝开水,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,生吃瓜果必须洗净。
(3)减少到校外的餐馆就餐,特别是不要到无牌无证或卫生条件差的街边小店进食。
(4)出现腹泻、呕吐、发热等症状,及时就诊,并报告所在学校。
2、学校预防措施
(1)使用合格的饮用水,教师、学生饮用开水,饮用桶装水应注意合格证、有效期及拆封后的使用时间,饮水机应定期清洗消毒。
(2)加强食堂食品卫生管理,供应的食物应洗净烧熟,餐具应洗净消毒;工作人员搞好卫生,如有腹泻立即调离岗位。
(3)搞好校园环境清洁卫生,教室、宿舍经常通风,垃圾及时清理。
(4)加强学生体育锻炼,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增强学生身体素质。
(5)开展晨检和因病缺课监测工作,发现学生腹泻、呕吐等症状的,立即送医院就诊。如短期内发现多起病例,启动应急预案,及时报告。
特别注意:若出现呕吐、腹泻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,并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消毒患者呕吐物及粪便。